打架背后的故事
——MBC好习惯训练星照班的营员故事
小游戏房听到了孩子们喊:“老师,有人打架。”看到刚打完架的“笛子先知”与“咸蛋超人”,一个怒气冲天,一个泪如雨下。孩子就是孩子,看到老师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争得说话权。两个人在互相述说着原因:只是为了玩玩具的位置移动而产生纷争,两人就打了起来。
我用手抚摸着充满怒气的“笛子先知”,而这时“咸蛋超人”还在抽泣着。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对孩子们真是有爱有恨。首先“笛子先知”似乎是因为看到“咸蛋超人”的手被自己的笛子打青而有些歉意,可这时他的语气与语言完全是大人打完孩子,心疼又不愿承认自己行为,后所说的话:“活该,是你自己活该,谁叫你先惹我,痛死好了。”我听到了孩子说出的话,基本上都是自己在被打后家长的语言模式,心里更心疼这个打人的小家伙。
好玩的是打架变成了对话,“咸蛋超人”开始用道理性的语言来似图缓解自己弱的一面,说道:“你这种孩子,在学校出除了会打架,没有任何本事。你学习方面肯定是差生,所以才这样。”“笛子先知”开始露出了被点到痛点后的愤怒,骂出了“你这个贱人”,并不断的重复着。我没有生他的气,继续观察他们的进展。孩子的倔强就是永不认输,“咸蛋”既不生气也不骂人,只是用那种像唐僧一样的口吻一直对话着那些道理;而“笛子”只能一直骂着那个词眼。于是事情就渐渐进入了平静,我让笛子离开了游戏室。
开始和“咸蛋”对话,问道:“当你遇到这样的孩子时,你觉得最好的处理办法是什么?”他的回答正是我想的:“就是不理他,然后一会儿他就没气了。”“你刚才为什么不用这个好方法呢?”我继续问。他说:“我还小嘛,只会纸上谈兵呀。”“哈哈。。。”这话把我和星照老师笑得够呛。于是星照老师说:“你情商还蛮高的嘛。”咸蛋说:“就是嘛,我都情商这么高了,我也不知道老妈为什么还要送我来这里呢?”然后又为自己没有败给对方解释:“我就是泪脉太发达,老是流泪。”星照老师说:“那叫泪腺。”他说:“哦,我没看清楚。”我大笑说:“咸蛋,你真是太可爱了。”后来有意思的对话延续了很久。。。。。。
留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有些胆小却会自我开导的“咸蛋”,遇到了常常自己被打,导致思维固执到只有打架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的“笛子”,最后两人合解的方式是:笛子有点想要咸蛋当朋友,而咸蛋是敞开胸怀接受了,只是笛子还放不下道歉,再后来,硬是要把自己的位置移到“咸蛋”的身边。
我没有为孩子做任何方式的调整,我们只是在对话,或更多是我能听到他们在对话的意思,不为他们任何一方在当下做是非的判断,他们有自己的解决方式,而那样的方式是他们双方都喜欢的,或是愿意的;而最后的结果,只是我用一点点的技巧,让他们走向积极的面对。我说:“你们俩个看样子是打架完后成朋友的那一类了。”而结果正是通向这条令人满意的道路上。
PS:下午在和“笛子”妈妈Q聊中,我描述了笛子的事件。妈妈问我要如何做?我回答的是“宽容孩子的行为”。这样的话很多的家长都会问,同时又有多少家长会问起孩子这些行为出自什么地方呢?真若像我感受到两个孩子的语言模式中,有家长习惯性的成分,那我们就先从这部分做起吧,因为这一部分是最重要的。宽容孩子,因为他是我的孩子,他像极我了。

我问他:“如果你妈妈看到你受伤了,她也会心疼吧。”
"笛子先知”今天的重点话:“她肯定不会心疼我的。”

我问他:“如果你认为是更好的办法,那为什么不用呢?”
“咸蛋超人”重点回答:我还是个孩子,只会纸上谈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