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心理      情商      测试      会所      器械      加盟      关于我们
 
 
布丁的BLOG
昵称:可乐布丁
用户菜单
给我留言   加入好友
 发短消息   个人资料
我的栏目
无博客分类
标题搜索
  
我的存档
最新日志
·关于树的故事
·谁是影响我人生最重要...
·动中禅
·打破天地线
·利益是人际关系的粘合...
最新评论
·怎么没有我的?是不是...
·好精彩的内容啊!
·水之韵
·没办法,我是有话憋着...
·我想至少通过你的这次...
最新来客
 啊啊啊啊啊
我的好友
 啊啊啊啊啊
数据统计
 访问量:
 博文数:
 创建时间:
 更新时间:
 
 
 
六个男人的第一次拓训
发表者:布丁  时间:2009-04-03 11:02:19    

六个男人的第一次拓训

   算算公司现在的男生:拓训三少(上校、莫肥、心脏)、网络一哥(翔子)、MBC第一牛人(林先生),怎么才五男?哈哈,还有一女扮男(布丁)。共有六男了,六六大顺、六把神箭、六出奇计、六通四辟,关于六的成语太多了,先找些自我鼓励的暗示语来开启我们六人的第一次拓训。(许一老师因为成材了,所以成了我们力挺的对象)

男人的世界和女人就是不一样,没有了支言片语的小心、没有了故作矜持的微笑、也没有轻声细语的呢喃,什么都可以说、也什么都可以不说,所有一切只为主题——我们参加这次拓训想成长什么方面?

莫肥:想拥有主张力与坚定的执行力。

翔子:想拥有果决力。

心脏:勇气与沟通表达力。

上校:想拥有明确表达意愿的能力、并训练意志力。

布丁:想拥有系统全面持续的办一件事的能力。

林先:提升感受力、让大家发现阻碍我成功及我顾及的地方。

六个男人都列出了拓训目标,总结得出团队目标:感受力、主张力、沟通能力、意志力、勇气,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看上去很简单的一个拓训,却有不简单的收获。今天第一个被拓训的就是上校,上校刚开始写目标时,很含糊,说什么团队相互鼓励就好。林先让他清晰自己的目标,他说有个事情他一直都觉得自己想要打破,就是持续的毅力。他说了几件关于他毅力的事件,给自己制定生天早晨健身100个俯卧撑,坚持一年半后停了;给自己制定制定每天看二本书,到现在每个月都没看两本书;其实还有他没说的,比如工作,一个工作他的期限也是大约一年半。当他问道:“这是为什么?”

我们五个人都惊呼起来,一年半的坚持已经远远超过现场的每个人了,林先很平静的说:“上校,你是一个意志力超强的男人,你的意志力、责任心、成功欲,都是现场男生要向你学习的。现在你感到自己意志力的不够持续,其最关键的是你把什么事都一个人扛,你要学会将意志力生活化。“

“意志力生活化?”所有人都在心里问。林先把他感受到的上校真实的挖掘出来,我是非常赞同。工作中的上校就是这样的,不管有多难的工作给他,他总是先一个人做。我常常说:“你可以叫些人帮忙。”他嘴上答应,可还是会一个人先做。也就是扛或顶的做事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单打独斗的行动,会非常累,又常常收获甚微。

林先启发上校先学会放下,放下后就可以用推或撬的方式来处理了。这里指的是方法,上校的目标没有错,却因方法的选择而导致最后目标的流失。

在这个过程中还谈到关于信任,上校因为凡事都用扛的方法,因此没有学会借力使力,而导致他人感受到他对人的不信任。原来信任感还会出在这个方面呀?我回顾以前的自己也是这样的,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做,不仅很累,还给周围人带来更多的压力与不信任的感觉。现在因为学会了团队的合作,才知道放下就会拥有更多的外源力量。

做为拓训师,我们一直都坚信自己走的路,但这一路上的方法却不是一个人能想得到的,就像家长与孩子一样。所以有了团队就会有更多的方法让我们选择与参考,让我们一路不孤单。

所以又不由回到想给家长分享:当我们对孩子意愿(目标)明确后,我们要寻求的是更多人给出的方法,这样就可以细化出孩子成长的步骤,同时不要忘记提醒自己注意事项有哪些,完成这些计划后,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去感受我们的计划与孩子,这样就会获得感悟,也就是真正适合我们的个性化家庭教育。

    哈哈,分享第一次的拓训,一点点的启示,带来更多的收获。男人们的世界,鞭策就是动力,团队就是获胜法宝。带着我们的目标,用团队的力量,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
 
阅读(1134)  评论(7)  阅读全文   
爱的信仰
发表者:布丁  时间:2009-04-01 10:17:00    
 

爱的信仰

    昨晚去电影院看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个来自孟买贫民窟的18岁男孩,在一个娱乐节目“挑战百万富翁”回答对所有的题目,而获得二千万卢比的奖金。电影用了选择答题的方式来问观众,是什么让男主角最后如此?其答案是命运早就安排好了。我想这个答案是让很多观众都会误解的一个答案,但片导所导演的全过程,给出的答案是爱是决定命运的最大力量。

整个电影都在精彩中一步步的演绎,每个答题的背后都有主人公的一段回忆,而所有回忆的经历大部分来自童年。童年时所发生的所有事件都深入的印在了孩子的心中,主人公的童年是多灾多难,在常人眼中是苦难与贫贱的。就连节目主持人,这个全国形象展示的公众人物,在他参加比赛中,也一直用着嘲讽的语气与他对话。而所有这一切在主人公的心里却成了一次次给他力量动力。

我回想了很久电影里的每一个片断,心理学里常说3岁看大7岁看小,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命运吧。心理学上把一个人的成就与价值观的决定阶段都列在了7~12岁。这个阶段是童年至青少年的转变阶段,也是情感由潜意识到意识显现的阶段,更重要的是性格形成的标志性阶段。所以电影传达是命运决定,其重点便是性格决定命运。同样的兄弟俩却完全不同的命运,其间不仅来自他们的性格特征,更最重要的是他们对爱的信仰。两个人生在同一个环境,拥有同样的境遇,只因弟弟心里有一份爱的信仰而最后获得了幸福的人生。

很多人认为是爱情的力量,而我更多的是感受到爱的递进。从小时候的母爱、到离开母亲后兄弟之间的爱、到恋人间的爱。弟弟对爱是坚持的,所以所有遭遇过的事件都成了帮助成长的动力。哥哥却因为爱的流失导致了人生价值观发生变化,待到醒悟时,发现能弥补自己所做的也只有对弟弟再次奉献仅有的一点点的爱。

这是一部很俱有人性特征的电影,人的童年经历、人的性格特点、人的价值取向,全部来源于你接收到的爱,与对爱的理解、对爱的信仰程度。真的很感谢这一路上自己走进了这个心灵导航的领域,让我从更宽广的角度去理解爱,发现自己也和主人公一样,把童年所有的坎坷、创伤、痛与快乐都借住爱的力量成为今天能够布施与传播爱的小小使者。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童年,让孩子决定!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爱,让父母决定!

PS:前些天在报纸上看了一本书叫《亲爱的安德烈》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对孩子的爱就是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想走的路,然后在他遇到灾难时,我们在家等他回来; 如果他想走得非常远,绝不挽留; 如果他想堕落,我在有生之年等待他回家。这也许是有一种父母对爱的呈现方式吧,还有其它的父母呢?我们一起来想想我们对爱的呈现方式是什么?

...
 
阅读(3138)  评论(10)  阅读全文   
给MBC家长爱的鼓励
发表者:布丁  时间:2009-03-30 18:52:13    

给MBC家长爱的鼓励

看到自己博客上,MBC家长的点评;看到家校群里QQ头像的闪动,家长们的互动学习;看到公益讲座上,持续参加成长的用心家长。布丁带领团队与MBC所有营员向家长们致以爱的鼓励。

08年底,写下自己09年梦想的那一刻就知道,心里有了一份责任(为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有了一份归属(找到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更要有一份见证(推广好的家庭教育,让更多的人受益)。一直感叹自己为何那么喜欢孩子,原来自己就是孩子。一直在想自己为什么对家长要求那么高,原来就是想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爱(母爱与父爱)。

老师对我说:“布丁,人的内在有三个原型,小孩子、成人、老人。这三者中你有小孩子的灵性、老人的智慧、唯独少了成人的社会化。成人是现实社会中必存的角色,你在这一块上需要补足,这样你才真正的完整。”

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琢磨着这些话。很快发现了自己却确如此。在与成人交流间,我的语言少了那份圆润;与家长对话时,我总是全盘说出对事情的看法,不管家长此时是否接受;在对家长的做法中,我总是感觉他们要求的太多,而乎略他们想寻找办法;在对家长聊天中,我总是不爱讲些无关紧要的话,直达主题,给人一种没有人情味的感觉。

当我意识到这些时,我又想到了孩子们。我一直以为自己对孩子好,现在发现却是如此的单向性,我要去更进一步的有成人的一面,这样我会用更柔和的方式去面对家长;我会以朋友的身份去关心家长;我会以家长的方式去感受家长。

我看到家长们在我的博客中的留言,看到我博客的浏览量比其它人的要高,我意识到是家长们对我的期待,意识到他们在更多的关注我,我要积极的去反馈。想回到09年的梦想上——我要让2009名的孩子知道他们的优势,并落到实处。我想这个实处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欣赏吧。因此我也应当更多的去欣赏我们的家长,为他们做更多一些我能做的。

给关注我的家长、关注我们的家长——用我们“变型金钢团队”的爱的鼓励谢谢你们!

PS:想着自己一直不舍离开厦门,不仅是这个城市的美、更是这个城市的人。我想自己总在获取这个城市给予的包容、人们给予的爱;自己也要从爱这个城市、爱这里的人开始,这样才能拥有大爱与施予大爱。

...
 
阅读(919)  评论(3)  阅读全文   
孩子为什么而开心?
发表者:布丁  时间:2009-03-29 11:21:24    

    孩子为什么而开心?

MBC周末训练营的第一件事,就是回顾一周乐事。这个周末两个早晨,我记录了孩子们的开心事,一起来看看。

周六的孩子们:

1、玩电脑,玩了很长时间,我很开心。(哲一)

2、我爸给我煮了很好吃的“日本鸡”。(志强)

3、当一个差同学的小老师     (玉琳)

4、打乒乓球打得很爽。      (为钢)

5、打乒乓球,球掉到墙外后,一直让保安帮我们捡,很开心。  (嘉琪)

6、代表班级现场征文。(宁蔚)

7、妈咪送我一个礼物。(晴嫣)

8、昨天去鼓浪屿春游,感觉开心,是因为可以带好多的吃的东西。(翰林)

  9、昨天去游泳,水很冷想先泡个热水,但老师要我20分钟游 10趟,结果我发现我 真的做到了,真开心。(韵婷)

  10、我和爸爸去吃日本料理,被评为第一寿司大使(吃了很多),我很开心。(赵建)

  11、我打阿柒很开心(天佑)

周天的孩子们:

  1、举行早操比赛,我做引操人,在训练时大家做的很不好,可是比赛时,同学们做的都特别好,我很开心。(泓冰)

  2、上星期我用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去踢足球,我们队赢了。(日熙)

  3、数学85分却排在了班级第二名(柏吟)

  4、星期五早上看到前面的人摔了一跤很开心。(方烨)

  5、电脑老师电脑课,让我们自息,结果被全班同学打闹。很好玩。(昭璇)

  6、这星期数学考85分是这个学期最高分的一次(嘉豪)

  7、三表姐要生个女孩子了,我就要当姑姑了。(静思)

  8、看电视中的情侣接吻比赛,没有获胜的人互相责怪对方。(小慧)

  9、游戏打通关了。(云志)

  10、星期五和同学去公园抓蝌蚪、最后又全放回去了,很开心。(弘菲)

  11、星期五老师没布置作业,很开心。(智达)

  12、班上打架最强的人,被我叫几个人A在地板上了。(欢欢)

  13、我买了20包臭皮蛋,摔了一跤,结果全部放响了。(嘉豪)

   孩子们上面的开心,做为家长我们会如何来回应呢?

   面对孩子们的快乐,因为微不足道,很多家长没有在意,久之孩子就不再愿意与父母交流了。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重点是否得到重视。有很多家长开始很重视,却无法帮助孩子在原本的基础上做更好的递进,而出现孩子的快乐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布丁小结:快乐是一种情绪,这个情绪的来源主要是建立在获得成就感上。孩子们中有人在乎过程,有人在乎结果。在乎过程的孩子快乐度会较高,也比校容易;大人要做的是积极的鼓励;在乎结果的孩子通常会根据很多的标准来评价,如果在过程中遇到困难,没有得到更好的引导与支持,容易很快放弃,多次的经历,孩子找不到快乐感,就会失去对事情的兴趣,大人要做的是帮助锁住目标,协助达成。有人把快乐建立在他人身上,代表着对自我的不够认同。有人把快乐建立在自己所做的事情身上,代表着对自我的要求。不同的孩子,我们要做的是感受他快乐的程度,当程度够深时,这个快乐才会持续与蔓延。

...
 
阅读(1092)  评论(6)  阅读全文   
与MBC营员玉林的对话
发表者:布丁  时间:2009-03-28 22:26:52    

开心的周末又来了,我的世界最快乐的事就是和孩子在一起.而周末的第一个孩子就是玉林,我们有六周是一起去的,此刻我总算可以找到一个形容词来形容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了,他是一个有着严谨思维为他人着想的孩子.

记录一下今天早上我们的对话:

布丁:我真开心,今天是我等你,上几次都让你等我,今天我总算可以弥补一下了.

(抓住时机向孩子表示自己做不好的地方,解决孩子对这件事的曾经的介意)

玉林:你只等过我一次呀.

(有意原谅我,但心里也在想,你自己记得就好.)

布丁:不只了,以前开车回来,好多次都让你等我呀.

(自省并为求得真正的原谅)

玉林:可是去冬令营的时候,第一次是你等我的呀.

(再次表示已原谅我.)

布丁:好吧,谢谢了.这周有发生什么让你印像深刻的事呢?

(引发话题动态的了解孩子)

玉林:这周数学老师让我和另一个同学当了辅导小老师,帮助班上的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我们获得了一快免罚金牌.

 (本周重点,一般是对成长有影响力的事件)

布丁:哦,非常不错呀,当了小老师.免罚金牌是什么东东呀?

 (深入了解我未知的)

玉林:就是当我们拥有了这个免罚金牌,我们下次被老师罚后可以用这个抵销一次.

  (谈出这件事获得了一种成就感)

布丁:那不是很爽呀.

  (共情,说出对方内在的喜悦)

玉林:还行,可是我发现很多人都是为了这个免罚金牌而去做作业的了.

  (对事件又一种观点的产生,有逆向思维出现)

布丁:那你觉得老师用这样的方法好吗?

  (引发孩子对这个观点的论证)

玉林:反正我觉得对我也没什么用,我现在有五块了,我从来没有动用过一块.

  (发现真实想法)

布丁:那说明你不是为这个免罚金牌而学习的对吗?你是自己想学习的.

  (确认我对他的理解)

玉林:嗯,可是我觉得当取消了这个方式时,会有人就不再想学习了.

  (从周围人来看自己)

布丁:那你有问过其它同学的想法吗?

玉林:有一些和我一样,但我感觉还是有人会为这个东东学习.

布丁:嗯,你是一个懂得为他人着想的人,同时你也发现自己与他人学习上的与众不同.老师给你什么评价?

玉林:老师表扬了我,说我是一个会帮助他人的人.

布丁:嗯,是的.

玉林:要到二市了,我们是不是先准备好,你看这么多人.

  (做事会有准备的想法,因此理据充分才会做好事情)

布丁:嗯,没关系,这个站下车的人很多,因为我每天都坐.

  (用一种记他相信我的方式)

玉林:好吧,你有经验.

布丁:今天你还有什么意外带给我们吗?

玉林:我又带了两件东东.

  (寻找人际交往的支撑点)

布丁:你真行,每次都会带给人意外的收获.那我们到MBC再看吧.

布丁小结:与孩子对话,很重点的是去感受他内在想表达的意思与外在言语的统一性.语言模式,是我们了解一个内心状态与思维模式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和玉林对话时,我发现我们的连贯性很好,抓住一个事件,促进孩子对事情的认知,引发思考,建立系统思维.

  很多大人与小孩子对话时,因为不能深入而错过一次次的引导,同时在对话时,一直转移很多的话题,而导致孩子注意力的分散与对事物停留表面理解的状态.最后家长会得出一个结论:这孩子从来都不能专心于一件事.

...
 
阅读(1122)  评论(4)  阅读全文   
找到 69 条记录 9/1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加盟服务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福建省情商训练工作委员会 厦门今天心理.情商机构  www.todayhealth.com.cn e-mail:xmjtkj@163.com  地址:厦门市东芳山庄别墅31号/莲前西路莲富大厦2号2之6  邮编:361006
传真:86-592-2660931  电话:86-592-2660936
Copyright © 2008 厦门今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闽ICP备05030611号  网站建设-云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