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心理      情商      测试      会所      器械      加盟      关于我们
 
 
布丁的BLOG
昵称:可乐布丁
用户菜单
给我留言   加入好友
 发短消息   个人资料
我的栏目
无博客分类
标题搜索
  
我的存档
最新日志
·关于树的故事
·谁是影响我人生最重要...
·动中禅
·打破天地线
·利益是人际关系的粘合...
最新评论
·怎么没有我的?是不是...
·好精彩的内容啊!
·水之韵
·没办法,我是有话憋着...
·我想至少通过你的这次...
最新来客
 啊啊啊啊啊
我的好友
 啊啊啊啊啊
数据统计
 访问量:
 博文数:
 创建时间:
 更新时间:
 
 
 
做一只快乐的牧羊犬
发表者:布丁  时间:2009-05-21 09:09:15    

做一只快乐的牧羊犬

MBC13周结营会告一段落了,13周可以让一个孩子成长很多,可以让一个家长进步很大,更可以让一个团队凝聚更紧。

想起林先生说的那句话:一粒种子的播撒不是为了拥有什么,而是为了成就什么。两场结营仪式上,我看到每个孩子们认真的准备、用心的投入、有效的合作,发现这一切不都是叫运用自身力量所带来的成就感吗?

MBC孩子是拓训师,我们是陪伴。从前不理解,就像家长不理解一样。而这13周的拓训,我内心为MBC的先见充满了尊敬,就像对每个人、每个孩子一样充满着尊敬。我用心感受那两场结营,孩子们从迎接家长、到安排入座、再到场上主持与展示、再到家长发言、最后颁奖,这么些个环节都是这个团队运用自身力量而展示出的效果。很久以前的我,如果从单个环节来看,总会感到做的有多不足,出了有多少的细节问题;而如今我却无比欣慰,因为我看到我们的团队从真正意义上做了了MBC的宗旨:“成长自我、欣赏他人、满足需求、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我很感叹,这种力量,他来自我们整个团队,来自于一种信任、一种理解、一份用心陪伴。

这份信任,让我们做到了让家长信任孩子后,带给家长的是轻松与愉悦;我们信任孩子后,孩子发挥出来的优秀力量,带给我们每位拓训师的成长与喜悦;

这份理解,让我们做到了人与人之间都是不同的个体,用心欣赏,每个人身上都有我们可以汲取的力量,我们理解家长的心情、理解孩子的状态、理解团队的成长,这一些都是我们能把善良经营到底的源泉。

这份陪伴,让我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团队、看孩子、看家长、看MBC、看自己,让我更平静,让我更懂得珍惜,让我更懂得行动比道理更重要,让我从内心与所有人走得更近。

总结会上,林先生带来的话题是,我们这个团队的管理模式是“牧羊犬式的管理”,一时间大家都在沉默,我能感受到大家在回忆、在理解什么叫“牧羊犬式的管理”,我也在一点点的回忆中升华了这份理解。

一只狮子带领一群羊,一定可以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这是以前企业团训中拓训师常常讲的领导人模式,而牧羊犬式的管理让领导人做为一个陪伴与一个善后者,让羊群时常出现领头羊,这正式我们一直在提的优势组合啊!让每一只羊用自己的优势部分来带动这群羊,同时又有牧羊犬的陪伴、看护与善后,这样的团队管理模式却是符合我们这个年代的最有利的管理模式。

林先生引导我们从离我们很远的党中央领导人身上看近代团队管理结构、从以前的国民党时代看原来的团队管理结构,让我又再次的佩服他的前瞻性了。记得和他谈及过80后与90后的孩子特点,从自我与个性化的角度,我们MBC要做的就是就是让孩子做这个时代的孩子,不去改变他们,用心去为这群孩子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为他们创造属于他们的团队。

四年了,走上这条路,我从一个懵懂、自我的80后,在MBC的创建与传播中,我一点点的看到自己的成长,这些成长见证着MBC的理念,同样这些成长让我收获了很多的明白,让我更加肯定着MBC的运作模式。而今我从明白中又有了一份升华,那就是我心灵上知道并去做到,让自己做一只牧羊犬陪伴一群羊一起快乐成长。

...
 
阅读(1001)  评论(9)  阅读全文   
爱的背后
发表者:布丁  时间:2009-05-12 22:55:54    

  好久没有写博了,似乎自己少了些什么。生活总是这样的,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波涛汹涌。身边的伙伴,一天天的成长,什么在推动着,是对孩子的爱、对成长的爱、对身边人的爱。

这些天都在做爱的表达,留给自己的三个令人落泪场面都是与“我爱你”三个字有关。

公益课上,请家长们说一想到“爱”就想到什么?21个家长的回答:一想到爱我就想到人;想到拥抱;想到触动;想到抚摸;想到微笑;想到父母;想到家人;想到亲吻与拥抱;想到蹲下与孩子说话;

想到看与听;想到拥抱;想到温暖;想到情;想到孩子;想到拥抱;想到友谊;想到拥抱;想到我爱你;想到信任;想到幸福;想到感动;

这些家长对爱的需求仔细一看,似乎都很平常。可为什么大家要的爱就如此简单,却总感到自己接收不到爱呢?其间有一位家长谈起自己认为要给孩子的是一句“我爱你”却难以开口,而当我问及是孩子的需要重要,还是你的难以开口重要,这位母亲潸然泪下,现场的很多家长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容易做到的,为什么这位母亲却为此而流泪了呢?这份难以开口的我爱你背后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第二个场面是我在平安银行为他们的客户做母亲节活动,其中也有爱的表达环节,现场我问妈妈们是否渴望孩子能表达对他们的爱,所有人都只用了渴望的眼神来表示。我问现场有没有小伙伴愿意在这个舞台来表示一下自己对妈妈的爱,只有一位五六岁样的小男孩子站起来,到台上,我请孩子先用最快乐的表情给他的妈妈,孩子做了一个非常帅气而高兴的表情,现场所有的家长都笑着鼓掌;当我问道:“你会如何对妈妈来表达?”小男孩子非常认真的看着台下的妈妈说:“妈妈,我很爱你!”我看到孩子母亲含泪而幸福的微笑。

第三个场面在MBC母亲节的家长会,孩子们用了自己的表达方式,为母亲做贺卡。孩子们为妈妈念了自己写的一封信、说了对母亲的祝福与爱意,意外的是到弘冰时,她一拿话筒就开始激动紧张,开口很快说了:“妈妈,我爱你!”自己泪留满面,一个三年级的孩子、一个平时里很会表达的孩子、一个老师眼中优秀的孩子到底是什么触动了她?

都说爱很简单,其实真的不简单。因为爱的背后总有许多故事。三个片断的我爱你,有着因为对自已无法超越的行为而歉意的泪;有着看孩子天真可爱、纯真透明的爱而喜悦的泪;有着一直背负着使命感而感到沉重的爱所带来的释放的泪。

背后的故事总是不为人知的,而我却因为感受了流泪的情绪,而触及写下这些文字,我写爱的背后是想让所有都有过爱的人一起去理解真正的爱,真正的爱背后有什么?它会带给我们什么?

所有的爱,都需要被理解。这样所有的爱都会成为真正的爱。

PS:以前活动发现语言的力量很渺小,家长们总在倾述他们对孩子说了许多的道理,孩子却总无法听进去;我们也对家长说了N遍孩子所谓问题背后的原因与解决办法,家长也很少坚持去做;林先生对我们说了许多充满哲理的话,我们也和家长一样,听进去的总是达不到他理想的。

    而这几场活动下来,我发现语言的力量又大的惊人。只要一句我爱你,就触动和推动着许多人。想起很久我们都没说的一句话了:孩子是我们用心描述出来的。

    语言的力量来自于用心,用心的程度来自于态度,态度来自于情感,情感来自于爱。爱背后是情绪。让我们做个情商高手吧~

...
 
阅读(1069)  评论(4)  阅读全文   
我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那种幸福
发表者:布丁  时间:2009-05-04 09:34:28    

我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那种幸福

——朱德庸

   每个人都有一次童年,我却度过了两次。

   我的第一次童年,是在呆看教室窗外的云、翻找院子角落的虫和对抗大人世界的许多规矩里度过的,陪伴我的是一个小孩的孤独和想象。

    我的第二次童年,是在我自己的小孩爬在地板上的玩玩具声、他一边走路一边编故事的喃喃自语声和他怎么也搞不清楚大人世界规矩的困惑声里度过的,陪伴我的是我的小孩为我这个三十多岁的大人突然带来的他对世界的许多想象,以及我对我自己还是个小孩时的那个世界的许多回忆。我的第一次童年和第二次童年相隔了二十年,世界改变如此之大,我自己改变更大。但在陪我的小孩再度过一次童年后,我发现: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会改变的,是小孩子的那个想象中的世界。

    我牵起太太和孩子的手,一家人在静静的巷道里行走,阳光温暖地晒着卧在墙头的街猫,我们又会重新找回小孩那种自由的感觉,仿佛可以直接碰触到天空的边缘;多少次我这个大人在夜晚入睡前,闭起眼睛遐想幼小的自己在童年的家的上空缓缓飞行,俯瞰一排排邻居的屋顶和街灯,我的想象又带我重新回到小孩地个奇异的世界,仿佛可以直接抓住彩虹的翅膀。用小孩那种直接的方式思考问题,用小孩那种想象的方式观看世界,让我重新找回了一种看不见的幸福。

原来,我们大人一直以为:幸福是由各种看得见的东西构成的。我们每天忙着处理各种看得见的事务,我们每天忙着购买各种看得见的物品,辛苦堆砌起我们认为可以得到的幸福,结果大部分时候,我们得到的只是一个我们自己建构起来的现实世界。

    其实,真正的幸福是由很多看不见的东西组成的,就像小孩的想象世界那样。只要和小孩们在一起待一整天,你会发现,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情况,他们都能一转眼就把世界变得很好玩、很好笑。小孩子的心真正长着想象的翅膀,很简单地就能飞进幸福的感觉里去。可惜的是,我们大人的世界已经愈来愈物质化。很多小孩长大以后,也开始追求那些看得见的幸福,而忘记了他们童年时拥有的,那些看不见的、巨大的、简单的幸福。

    我常常幻想我的童年一直存在于另一个时空,我可以乘着时光机器回到我童年的家。我会清晨就到院子里探险,看看经过了一夜,哪些花苞开了,哪些叶子落了,哪个墙角又多了几只六脚邻居;然后,等那个童年的我出现在我身边,咧着嘴冲着我傻笑,我会紧紧拥抱他,感谢他给了我那么多变成大人后还能拥有的幸福回忆。

...
 
阅读(831)  评论(1)  阅读全文   
脑与心的对话
发表者:布丁  时间:2009-05-03 19:35:31    

脑说:我为什么想了那么多
心说:因为你一直在判断。
脑说:我为什么要判断。
心说:因为你一直在执着。
脑说:我为什么要执着?
心说:因为你一直要证明。
脑说:我为什么要证明。
心说:因为你一直想要正确。
脑说:我为什么要正确?
心说:因为你害怕失去。
脑说:我为什么害怕失去?
心说:因为你害怕孤独。
脑说:我为什么害怕孤独?
心说:因为你害怕没有爱。
脑说:我为什么害怕没有爱?
心说:因为没有爱,你存在就没有意义。
脑说:那我如何才能有爱呢?
心说:请你不要问那么多为什么?只要和我站在一起就可以了。
脑说:我要如何与你站在一起?
心说:放下你的判断、执着、证明、正确、害怕失去、孤独,然后你就能和我在一起了。
脑说:可我控制不了自己不这样呀?
心说:这就是你的执着了。你要相信可以,它就可以。
脑说:我如何做到相信你?
心说:你要先做到相信自己。
脑说:我如何做到相信自己?
心说:接纳一切你所不认为的,因为万物皆为一物。存在就是合理。
脑说:可我有时还是无法接纳呀?
心说:没有关系,有我在。我会帮助你!
脑说:谢谢你这么多年陪我。
心说:我告诉自己只要我平静的去面对,你会做的很好的。心如平镜,你会看到自己的!

...
 
阅读(1477)  评论(6)  阅读全文   
耳朵的力量
发表者:布丁  时间:2009-04-26 22:50:08    

    耳朵的力量

每一次的拓训带来的除了和孩子的快乐,更带来一份属于团队的成长。今天的两个活动让孩子们都感受到了耳朵的力量了。

上校让营员们去体验耳朵在生活中带来的用处,营员们都回答听。可是为是什么所有人耳朵都用来听,有人能称得上拥有黄金耳朵,有人却是只一对石头耳朵呢?先来看看如果没有耳朵我们如何理解他们的。

小组进行传递话语,因为体验没有耳朵,所以我们只能用口型来告诉成员想要说的相关话。选一组最精典的传递话语:把“陈相很乐于助人”这句话可以用口型与手势传给下一个组员,第一个传递者是弘冰,他用手笔画,用嘴型对着欢欢,然后一直传递下来到最后的陈相理解的是“陈相从天上掉下来”,中间三个营员所看到听到的是“陈相变成一团什么东西被冲进了马桶;”“陈相智力低下”“陈相画了一个圈,站在圈中心。”通过这个小活动,让所有营员体会到,原来没有耳朵是多么容易误解他人的意思呀。可是生活中我们却很少去用好我们的耳朵,如何去用呢?

上校用故事的方式让营员去分享如何做才能一个拥有黄金耳朵?来听听孩子们的回答吧。

日熙:注意力要集中才能听进去,如果是上课还要记笔记,以免过后忘记。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兔子:他人说话要看着他的眼睛,这样才能听到别人说什么。

少波:老师说到哪,我们就要跟着想到哪,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静思:听别人说话时,要态度端正,这样才能听懂。

弘冰:我认为不一定要看着别人的眼神,因为我常常看到别人眼睛就想笑,所以我认为内心要在意别人说的话,就能听懂。

陈相:在听别人说话时,脑子里就不要想其它的事。

 听到小伙伴们的分享,再一次发现,每个孩子其实都懂道理,也都能表达出和大人一样精彩的总结,为什么家长们总说孩子们不听话呢?

   接下来的活动就开始反馈出现像了,活动请了四个老师当助手充当四种角色的倾听者,而小伙伴们开始向四种角色的倾听者表达准备好的同样内容。结束后请小伙伴们进行分享。再来看看他们的话:

   我很不喜欢某某老师,我每说一句话他就问我一个为什么,他的为什么比我的说的还多。

   我很不喜欢某某老师,我还没说出下一句他就说,他知道了,害我都不想讲了。

   我喜欢某某老师,因为我说话时她很认真在听,同时还向我点头,我感觉比较舒服。

   我不喜欢某某老师,我说话他都装着没听见,又叫我大声一些,又叫我重新说一遍,他自己却在做自己的事。

   四个不同角色的老师,就是孩子生活中的成人。成人们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孩子说的话,导致了孩子们的用同样的态度接收,因此孩子们虽然懂得听的黄金道理,可听的行为却做不到黄金行为。现在让我们一起反思一下,我们生活中是不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呢?

  这三点我们做到了吗?

 1、孩子说话,我们有让他从头到尾都先表达完吗?

 2、孩子说话,我们有用专注的眼神与态度面对他吗?

 3、孩子说话,我们有在结束后对他的话进行反馈吗?

  活动中我看到孩子们讨厌讲话时被人打断,可现像是这种孩子也都是在老师说话时去打断。所有的行为都是习得的,这个听的行为是人类最难得也最宝贵的行为。孔老先生都需要修炼到六十而耳顺,我们也要去修练这个行为,做孩子成长中最好的倾听者,这样他才真正能把你当做交心的人。黄金耳朵的力量来自用心的倾听,听出心的声音。

...
 
阅读(905)  评论(2)  阅读全文   
找到 69 条记录 7/1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加盟服务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福建省情商训练工作委员会 厦门今天心理.情商机构  www.todayhealth.com.cn e-mail:xmjtkj@163.com  地址:厦门市东芳山庄别墅31号/莲前西路莲富大厦2号2之6  邮编:361006
传真:86-592-2660931  电话:86-592-2660936
Copyright © 2008 厦门今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闽ICP备05030611号  网站建设-云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