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与钱过不去
很自然的,作为我爸爸的儿子,我多少也继承了爸爸的这种模式,也是经常在有了一笔“意外惊喜”后会闹掉丢银行卡的事故来。
我和爸爸为什么总是和钱过不去?这到底有什么心理奥秘。
去年我第一次反思过这个问题,那是在看《生命的重建》这本书时,发现了我的金钱观大有问题。
这本书中关于“财富”一章列了26种“与钱过不去”的金钱观:
钱是丑恶的和肮脏的。
钱是邪恶的。
金钱不是从树上长出来的。
我很穷,但是我很清白。
我很穷,但是我很好。
有钱人是骗子。
我不想有钱,不想盛气凌人。
我永远不会找到好工作。
我永远不会挣钱。
花钱比挣钱快。
我总是负债。
穷人永远不会翻身。
我的父母很穷,我也会很穷。
艺术家不得不与金钱抗争。
只有骗子才会有钱。
总是别人先到。
哦,我不能收费太多。
我不应得到。
我不够好,无法挣钱。
不要告诉别人我在银行有多少钱。
永远不要借给别人钱。
节省一分钱就是挣回一分钱。
为“不测风云”而存钱。
压力会产生在任何时刻。
我憎恨别人有钱。
只有努力工作才会有钱。
这些观念中,我具备了大多数,而且有些非常严重。
当时只是看了一下这本书,没有打算拿这本书给自己做治疗,也没为缺少钱而苦恼,更没想成为有钱人,所以没有仔细内省这是为什么。因为没有内省,所以有两件事一直让我觉得很荒诞。
一件事情是,我去讲座遇到一位读者,他认为我写文章和办讲座纯属想帮助人,绝对没有想挣钱的意思,尽管我一再对他说,如果文章稿费低我会很有意见甚至不写,而讲座如果没有钱也很难请动我,但这没有改变他对我的认识。
一个很熟的朋友对我也有这种在我看来很天真的看法,着实令我震惊。他常请我给他的机构讲课,而讲课费我认为有点低,只是意识上认为是熟人不好意思开口谈价钱。然而,那一天他说他请的另一个讲师费用远高于我。这让我有被羞辱的感觉,并将这种感觉告诉了他。
他感到非常惊讶,首先立即提高了我的报酬,接着说,他从未想过我会在乎钱。不仅如此,他认为我颇正义凛然的样子,再加上有时视金钱如粪土的谈吐,令他既不敢和我谈钱的事情,也不知道怎么和我谈深度合作的事情,因他担心这是对我的冒犯。
假若是别人这么说,我可能会认为这是在忽悠,但他这么说,我知道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开始我觉得实在太荒诞了,后来我明白,这是他人对我投射的东西的认同。简单说来就是,我一直在种种场合散发一种信息——我不喜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