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经不再上学,那个开学的时间已成了我时间线中的重点。开学对现在的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开心,漫长的暑假空间里家长为了孩子的不寂寞,又是培训班、又是兴趣班。。。。如果能让孩子自己做主的话,那么电脑、电视就成了他们的朋友。开学对大部分家长来说是喜悦的,每天不用一直在想今天为孩子安排什么;不用担心孩子长时间的坐在电视、电脑前;不用看到每天孩子偷懒的状态。。。。。开学对于我们来说,是要为开始接受又一批营员而做大量工作,并又一次接受挑战的时候。
回忆起小学时的自己,对开学是不喜欢的。因为学习不好,害怕到学校看到胖胖的数学老师满嘴喷唾沫的说我很笨的样子;害怕因为考试太烂,老师来跟家长说我成绩后,老妈满口说生了个不争气的女儿;害怕布置的作业在家不会做,也不敢问,只好每天提早到学校去抄袭别人,而被别人看不起的感觉。开学,对于像我这样的差生是最讨厌的一件事了。
今天当自己成为与孩子共舞的情商训练师,对于这个生命中每年要出现的两次开学时间,都会成为家长们的咨询对像。开学了,我们要为孩子做什么?
开学代表着“暑假的结束与新学期开始”。既然结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做总结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暑假?这个暑假我做了什么/我的心情如何?这个暑假带给我什么样的收获?如果为了引发沟通的畅通性,更重要的是暑假我和你一起做了什么?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家长对他们的重要性。在与孩子做暑假总结时,最关键的是收获与推动。收获是指孩子感觉最有意义的事,这个事所带来的经验或成长。推动是指收获后的进一步提升,或是为未完成事件的进一步完成制造下一步的机会,以给孩子增强信心与动力。
新学期的开始意味的是我们需要设定新的目标与计划了。这个新的目标与计划首先要从当事人自身启动。有很多的家长用要求的方式当作是孩子新学期目标,这学期你要语文考多少、英语考多少。。。。。这样的目标与计划通常会成为孩子的压力、造成孩子被动接受的状态。新目标是要在发现与引导的状态下来设定的,发现孩子的兴趣、优势或是进步,加以肯定后引导其在这种兴趣与优势中获取有效的收获。如:这个暑假发现你对自己的事情安排的特别有序,那接下来我相信你上学的时间安排你也可以做到有序与准时了,这学期你的时间可以自己做好安排吧,妈妈就当你的支持者了。当收到有效回馈时,才开始暗示孩子为自己的时间安排做一个小小的计划。做完的计划家长要切记一句话“变化总是来的比计划快”,所以不要在孩子计划发生变化时,总拿孩子说你是说到做不到,这样很容易打击到孩子的信心,而是看看变化是否也是顺应着目标而在前进,如果是我们只需支持就好。如果有所偏离,我们可以通过事件分析与沟通,强化孩子的目标性。
继续分享小时候的开学,其实那时自己知道学习不好,但是心里也会想要突破,让你不要看扁了,于是就会在笔记本上写下新学期的计划。而这些计划如今想来,写的都是一些具体的做法,会按照课程表的方式与时间的方式来写。写完后头几天执行的特别认真,接下来只要一遇到挫则或是指责,就悄然放弃了。我相信很多孩子都会为自己想进而做个计划,而外围环境在这个计划中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所以父母做为计划的参与者一定要将自己放在一个支持者与推动者的位置,帮助孩子用积极的心态去克服遇到的困难与挫则,并时时不忘记说:“加油,宝贝,妈妈支持你!”
总结与计划,在开学前就进入了准备阶段了。如果这个时间错过了,这也是代表我们没有提前量,所以当孩子在真正上学时出现了种种让你不如意的状态,请家长同样不要轻易指责孩子,毕竟我们自己没有做好一个引导者。我们先接受孩子现有的状态,然后开始想办法,因为办法总比问题多。
九月的开学是秋季了,对大人来说进入了收获的时节,我们常常会想这一年又快结束了,我们到底拥有了什么?这一年我过的如意吗?这个时候其实大人们更多的是着急的心态或是更加忙碌的状态;对孩子来说它却是真的开学,是新一年级的上升,是可以改变的开始,是思想又成熟的开始。他们需要的是更充满希望的心态、更积极的状态。就像童谣的的歌词一样“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我要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要为人民立功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