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和阿柒、星照从二市下车后,看到斑马线路口有交警叔叔在抓骑电动车的人。心想,这一下可多人要被逮了。一路看到侥幸逃过的骑车人就为他们开心,还用庆祝的语言说:“你真行,够快的哦。”见到了迎面而来的骑车人,便笑着对他们说:“前面有交警叔叔在抓电动车,要注意哦!”然后视线就一直在快速查找路上有没有人骑电动车,以便更好的提醒他们,看到自己不能提醒的为他们担心着。忽然间我再想:交警叔叔这样做是为了城市的建设更规范、交通更顺畅、人们更安全,而我却一味的去同情这些骑电动车的人呢?按理性思维,我要更偏袒交警叔叔的做法,去帮助他维护这个城市的整体。可感性或是潜意识里,我却同情了看似弱者的人。
同情心是人的天性。从心理学上说,同情的过程本身可以给人带来一种满足,无论同情的对象是强者还是弱者。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见到乞讨的人给予施舍,看到困难的人给予帮助,这种对弱者的怜爱之心,是人类一种很自然的情感。
于是上网去找找这些潜意识的做法是为何?看到一个网友是这么写的:
同情弱者,
象个口号。
很多人在不幸的时候,都习惯象祥林嫂一样对别人诉说自己的遭遇,希望别人能网开一面,或是额外照顾。
我们为什么要去同情弱者?许多年前就听过一句由伟人讲出来的:“落后就要挨打!”之训,但人们依然让弱者合理的存在着,因为弱,可以受到施舍,因为弱,可以不劳而获,自救仿佛是一个幻觉一般,多少扮演着弱者角色的人在残缺地吞食着生活!
我们都曾经是弱者,如初为人时呱呱坠地,任由人摆弄,冷暖不自知;如初进入学堂,打碎了童年的状态,在集体生活中碰撞自我;如初参加工作,总是在年长或是强者面前,没有抬头的机会,有的只是世俗的等级姿态与新旧不可调和。
而今天谈动物凶猛,也是我。不是我的本性,但是如果有了同情的弱者生活一直存在,我想,我是不可能有作强者的欲望的。
回想十年前,那些风雨无阻的闯荡生活中,多少白眼冷嘲,多少不可原谅的错误,又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羸弱,而从自己身边悄然离去?
关乎虚弱的自己,奠定了做强者的信心。不作强者只能接受他人所施舍,能感受到的,只是别人在施舍过程里享受到的居高临下,没有人要在弱者面前谈尊严与自在,没有人为弱者喝彩或高歌,有的只是那些无意的嘲弄,做弱者,连抗议的机会都是没有的。
人之此,国亦如此,所以,才有了今天伊拉克的局面,那些难堪而困苦的生活,其实都在含辱偷生里,享受到什么?几个难民营?几次无谓的抗议?都没有任何用处,国将不国,人将不人而已。
不主张同情弱者,弱者这个名词显得太过功利而且没有机会,所以今天,我对下属的要求有些异类,我不怕你们互相抢客户,我就怕你们无谓的礼让,无谓地退怯,这些都表明,你没有办法拿下你的业务,没有能力证明你是个强者!
做强者,
也象个口号。
女人强了,叫“女强人”,男人强了,叫精英或是企业家,比比皆是,其实只有做了强者,才有更多的机会来体验生活,才能更完善地体味弱者的状态,以至见到老人,想起自己的祖母,见到困难,想起自己的当初,在弱者面前是鼓励,在强者面前,是一种类似于丈量彼此的距离的情愫,而让自己倍加努力。
我们不能同情弱者,同情弱者是在纵容他的困难,是在繁衍着一种惰性,很早以前看过一个作家在小说里说过,“人生好象田间麻雀赶路,为了那几粒裹腹生存,它总是在起起落落之间调整自己!”人生不也是如此吗?
但我们总是在别人落下来的时候,所给予的同情,无疑是断了他再飞起来的路,你看被家养了鸡,最终的命运我不说,大家也知道的。
不同情弱者并不是说就要打击弱者,我更赞同优胜劣汰的状态,拿现在市场来说,甚至是让他人失一次业,感受一次痛苦都是在对弱者表示着关怀。
我们在弱者面前总是缺乏一种状态,那就是做一个强者的信心与努力,有了弱者的状态其实是一剂最好的良药,虽然苦口却是有益身心的。
我们在强者面前所要的不卑不亢的低飞,谁说在未来不远的地方,不是我们在平等笑谈呢?
做弱者,不要有弱者的心态,不要去期待同情,同情本身就含有去施舍的快感,而这种快感只是为强者自己享用的,弱者是体味不到的,所以我们何必为了意淫了自己,而误了别人的终生?!
看完这位网友的文章,想起了自己的工作历程与团队成长,想到了我们因为内心做强者的心不够坚定,而希望受到更多的人同情,或是认可。想起了和家长们交谈时,看到家长的眼泪就会很不忍心告诉他关于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的真相。我们可以同情弱者,因为那是我们内心最柔软的触动,但我们不能等同于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