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余世维 企业管理 情商 智商 性格
余世维经典语录:

☆管理就是让别人完成事情。
☆优秀的管理者不会让员工觉得他在管人。
☆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
☆从管理的角度来讲,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一定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障碍最小的曲线。
☆管理就是让大家知道你的规划,理解你的规划,理解你的实施计划和要求,同时让利益联系你我他。
☆管理=[管人+理事]
☆好的管理者就是要组织离了你照样转!
☆管理是一种严肃的爱,培训是最好的福利!
☆高层管理者:做正确的事;中层管理者:正确地做事;执行层人员:把事做正确
☆性格决定命运,气量影响格局。
☆先管住,再理顺!主要是管人——给人以足够的认可(面子),自主发挥潜力。
☆管理从思想上来说是哲学的,从理论上来说是科学的,从操作上来说是艺术的。
☆兵随将转,无不可用之才。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却不能不知道下属的长处。
☆管理就是用合适的方法管人管事。
☆我爱你们,但不要以为真的一样。
☆执行力不佳的8个原因:管理者没有长抓不懈——虎头蛇尾;管理者出台管理制度时不严谨——朝令夕改;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可行性;执行的过程过于繁琐——囿于条款,不知变通;缺少良好的方法——不会把工作分解汇总;缺少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没人监督,也没有监督方法;只有形式上的培训——忘了改造人的思想与心态;缺少大家认同的企业文化———没有形成凝聚力。
他的管理学讲人际关系,人心,人
人们喜欢余世维的原因,主要是他的讲课方式:寓观念于谈笑间,蕴哲理于诙谐中。有人说,他的一场讲座通常会涉及数百个案例,平均2分钟就会剖析一个鲜活的案例,平均5分钟就会掀起一个小高潮,让在场听众兴奋起来,平均10分钟让在场听众情不自禁地鼓掌,平均15分钟让镁光灯闪烁一回。
虽有夸大之处,但无论是机场大巴,还是午夜的导视节目,凡是看过他节目的人无不被他幽默风趣的谈话风格感染。但管理必竟不是脱口秀,数十家大企业供职的“实战经验”为他提供了鲜活的素材,这才是最令职场中人信服他的原因——他的故事正是他们的故事,而他的解决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却是他们还不曾拥有的,所以,余世维走俏。
虽生长在台湾,但余世维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或因公或求学在欧美、日韩、新加坡等国和香港地区生活多年,几十年商海搏击,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使余世维不仅成为一位杰出的企业家,而且成了一名优秀的企业咨询师、著名的企管顾问。
“我发现国与国、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之所以有优劣良窳之分,都无关乎人种、地区或智商之别,其根本原因均在思想或意识,动辄相去千里。‘国者人之积,人者心之器。’当属至理。
执行力:中国人最缺的东西
“为什么看似雄心勃勃的计划总是一败涂地?——执行力不足!
为什么好的决策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付之东流?——执行力不强!
为什么企业刚刚做好、做大,贯彻却出现问题?——执行力流失!
为什么付出比计划多了10倍,结果却不到计划收益的1/10?——执行力黑洞!
为什么企业陷入‘高层怨中层,中层怪员工,员工怨高层’的怪圈?——执行力危机!”在余世维的课堂上,他无数次地说过:“战略不过是一张纸而已,如果没有出色的执行,战略是没有用的,执行力不强直接导致了很多企业的运营危机。”
“执行力”本来不是中国常用的词,中国人习惯叫“贯彻”,从上到下全部贯彻。而中国人对“执行力”的表现有四个特点:
第一,对执行的偏差没有感觉,也不觉得重要。什么东西如果一开始就有小偏差,以后偏差就会越来越严重。现在在国内坐飞机不准点是正常的,准点反而是不正常的;
第二,个性上不追求完美。其实完美是一种习惯,没有那个习惯,就不会追求完美。一个职业经理人或者一个企业家不要说差不多、大概、马马虎虎、还可以之类的话,要追求完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家酒厂,在庭院里有一些雕像,为什么呢?因为完美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素养,可以从音乐从雕塑从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美国IBM公司在大厅里摆满了精美雕塑,这种观念就叫做完美。
第三,在职责范围内,不尽职尽责处理问题。尼桑汽车公司赔了7年,最后决定将法国合作伙伴卡诺斯请过来管日产。因为他管的很好,日产很快盈利,大家尊称他为文艺复兴的棋手。他有一句话值得大家学习,“我的工作基本态度是不怕考验,轻松自如的应付突发事件,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紧张感”。
第四,对“要求标准”不能也不想坚持。什么东西都有标准,一旦这个标准不能也不想坚持,就没有执行力了。外企对标准非常的坚持,这是外企成功的一个秘诀,标准要么坚持,要么不要做。
情商、逆商,决定管理的成功
余世维说,美国科学家对近千名成功人士研究调查,得出了一个结论:成功的人,80%靠EQ(情商),20%靠IQ(智商)。除了智商和情商外,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AQ(逆境商数,简称逆商)。
曹操晚年出兵,兵至大别山,心有戚戚,就说,大别山怎么这么高。其部下就窃窃私语,称曹操老了。果不其然,史载,这是曹操一生最后一次出兵。余世维说,曹操是一世英雄,晚年出兵畏山高,其实说明曹操的逆商低了。把追求成功比喻成爬山。让一个人爬山,支持他爬到巅峰的力量是逆商,但智商和情商是基本条件。
智商,指的是智能表现,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可称为智商。情商所指的是情绪反应,人际关系的运作。余世维说,根据他的经验,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用在企业管理上的,不到5%。进一个公司,智商是敲门砖。但进入公司后,情商就十分重要了。
有一次,余世维在开会时,批评了手下的一个副厂长。第二天,这名副厂长突然向他提出辞职,余世维一思量,郑重地在辞职书上签了字。可是这个副厂长却后悔了,闹到董事长办公室,说是在开玩笑,要求余世维收回辞职书。余世维坚持不收回,他说,这名手下工作十分优秀,可就是不能委曲求全,受了点小委屈就闹着要辞职,管理情商不及格,也不能顾全大局。
余世维指出,管理者高智商、低情商的四大通病:一是不能适应环境;二是不能委曲求全;三是不能顾全大局;四是不能领导群众。
如何改变?他说,做管理者的,自己要先适应环境,才能引导变革;自己要先委曲求全,才能察纳雅言;自己要先顾全大局,才能见树见林;自己要先注意群众,才能整合团队。
余世维说,情商不是情绪的发泄,是对情绪的察觉与善用。聪明的人善于扬长避短。企业领导者、管理者要能规避自己情绪的负面,善用别人情绪的正面,引导别人的正面,激发别人的正面,同时防制别人的负面。管理层和员工都要提升自己的情商。
要把情商看得重于学历。情商不好的员工是公司的害群之马,这种员工要淘汰。但如果所有的员工情商都有问题,那是谁的问题?是老板出了问题。
文章转自:http://www.eqxueyuan.com/bbs/thread-42-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