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隐藏了万语千言。绘画是非言语的,右脑的,所以最能够到达心灵深处。当你信手涂鸦出一幅画时,这幅画的色彩、笔触,无不展示了我们心灵的信息。作为艺术治疗的一种,绘画疗法运用投射技术,进入人们的无意识层面,探索人格特质和内心冲突。对于孩子,一幅画,可能讲述着他的生活和世界。 今天心理研究院组织的一次亲子活动中,运用绘画疗法,请10个孩子都画一幅《太阳》,包括形状、颜色和五官,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并写下太阳最想说的一句话。 整个活动由五个环节组成:家长看画;家长说出对画的感受,选出最喜欢的画;孩子说说对画的感受,选出最喜欢的画;家长猜猜哪幅是自己孩子的作品;最后是亲子融合。让我们来看看对于孩子画中的世界,家长的解读、孩子的解读有多么不同,同时听听拓训师的分析建议。

心形的太阳
作者:11岁,男孩 画作描述:太阳是心形的,眼睛和嘴巴构成了一个“华”字,整个作品还很像动漫人物奥特曼。太阳说的话是:“我要睁大眼睛看世间。” 家长解读:家长们对这张特别的画视若无睹,都没有注意它。当拓训师指出这幅画时,家长们才感到它很特别。 孩子解读:这幅画以最多票当选孩子们最喜欢的画,他们说:“这幅画很特别,很有创意,很有想象力。”小作者说:“这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太阳,它想让世间的人们都过上富贵‘华’丽的生活。”所以太阳的造型是心形,眼睛和嘴巴构成了一个“华”字。 拓训师分析:在我们的眼中,这是个“天才儿童”。他的整个作品超乎常规,也就使得家长们无法认可这样一幅充满想象力“不符常规”的画。孩子在色彩上使用了多种颜色,在造型上有独特的创意,在解说上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意义。 这样的孩子同时也是大人眼中的问题孩子,因为孩子不易受到规则的限制,因为思维的独特,孩子在人际关系上也常常遇到困难,很难受到周围人的认可。这个孩子全过程无法安静坐在位置上,一直走动,中间一度还跑出去了。但是每当拓训师问问题时,他反应很灵敏也很独特,总能观察到其他孩子观察不到的点,特别是对妈妈的表情举止很在意。而妈妈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却较低,认为他学习成绩下降,而且专注力较弱,对孩子与众不同的表现很感头痛。 拓训师建议: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给自己取名“敏捷的千里马”,家长要让孩子能够发挥特质,的确是要把自己修炼成伯乐的。这类孩子的家长往往把自己的孩子当问题孩子,其实更多的是家长需要认定孩子优秀的一面,放下姿态向孩子学习,认可孩子的表现,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在人际交往方面,家长应协助孩子寻找属于自己群体的朋友。建议家长帮助孩子找到更好的导师来指引孩子朝自己的志向发展。
——摘自《厦门晚报》 2008-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