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心理-心理健康 |
|
|
于东辉:再论团体成长 |
|
|
更新时间:2009-06-30 查看次数:1456 |
|
|
|
|
|
——摘自于东辉博客
标签:团体成长 团队成长 心理咨询师成长 健康 作为个人的成长,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充满了反复与不可预料的因素!而团体的成长,更为复杂!各种因素,从微小的部分入手,都会对整个团队的发展,造成不可预知的结果! 而且,团体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各自的需要与目标,如何协调这些不同的要求,达到整体的成长,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曾经有朋友问过我,带团体似乎是一件颇为容易的事情呀! 确实,在今天的中国,似乎已经有一些打著成长名称的团队在活动,但实质上,真正以团体成长的目标来组织运作,以一个良好模式去成长的团队,则很难看到! 这里面会有几个问题: 一、老师带学生,最后变成教学式团队。 教学式团队的主要问题,在于团队有一个众人之上的老师,成长永远是平等与互助的。教学式团队最后的问题,往往是团员有了一定的成长,老师也有了一定的经验,但老师却没有得到真正的成长。最后使团队的进一步成长难以开展。 教学式团队要想得到真正的成长,关键在于老师与学生的角色,能否互换,老师能否有勇气成为自己学生的学生,学生能够有能力成为自己老师的老师?!这个现象如果能发生,则教学式团体还是有进一步成长的可能,但通常很难看到这一幕! 二、团队组织与带领者的冲突与矛盾。 在许多情况下,团队的组织者就是带领者,但在许多情况下,这二者是不同的,例如某机构组织一个团队,请老师来带。或者某位朋友觉得自己没有带领的能力,便组织起一个团队,也请老师来带。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就会有角色上的冲突,组织者与带领者对团队的要求,方向,都会有不同的模式。例如组织者可能害怕失去了对团队的掌控,又或者团体在发展过程中,团员与组织者发生对立,都往往会使二者发生冲突。还有利益上的种种问题,都会造成团队发展出现问题,甚至是瓦解。 三、温情脉脉的交流会。 有一些自发产生的团体,最后往往变成了经验交流会,读会书,玩乐会,互相倾诉会,表面关系非常良好,也能够互相支持!但达不到真正成长的目标。 团体成长不仅需要良好的安全氛围,更需要以良好方式,发现彼此的缺点与优点,需要伤痛的泪水,与喜悦的欢笑。太多温情,谁都不碰彼此丑恶的一面,显然不是一个良好的成长团体。 四、过分真诚的互伤会。 在真诚的旗号下,有一些团队会互相攻击,甚至是伤害。在团队成长中,其实有一个平衡的原则,那就是要触碰到每一个人心中丑恶的部分,也要触及到每一个心中的美好部分。 如果一个团体偏向任何一方面,都是不足的,过分真诚有时候是伤害,一定是同时并存,即有美好的力量,又看到自己的不足! 五、各怀鬼胎的利益会。 例如有推销或是有其他的目的,打著心灵成长的幌子,来组建团队,最后也往往让团员受伤,现在这种趋势也越来越多了。很赞同一位佛山心理咨询师团体组织者所认为的那样,团队除了必要的费用之外,不要有任何金钱的利益。 六、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 例如会心团体模式等,也在中国有许多应用,其中有许多好的内容,也会有许多不适应中国国情的部分。暴露出许多问题,也说明盲目照搬国外的模式,显然不是一种好的方法。 从我个人浅见看来,团队的成长,在于相互间的真诚,平等,温暖的态度,又能一种非伤害(并尊重中华文化)的形式,触碰并处理到成员的伤痛一面,也许才是一种良好的模式哦! 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达到这一目标的!(作者:于东辉)
|
|
|
TAG:
|
 |
|
|
心情留言板:对话心理专家 |
对话情商专家 |
|
 |
咨询服务热线:0592-2028222 |
儿童成长热线:0592-2660938 |
心理危机干预:0592-2660936 |
|
最新更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