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投射测验主要是临床心理学家根据处理情绪困扰者的经验而发展出来的。所谓投射测验(projective test)就是向被试呈现模棱两可的刺激材料(如墨迹或不明确的人物图片),要求被试解释其知觉,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将其情感、态度、愿望、思想等投射出来。最有名的人格投射测验是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一)罗夏墨迹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Rorschach Inkblot Test)由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H.Rorschach)于1921年编制。它由10张对称的不同墨迹图组成,其中5张为黑白图片,墨迹的深浅不一;2张黑色加红色的墨迹图片;另外3张为彩色的墨迹图片。图16-7是罗夏墨迹测验图片一例。让被试一次看一张墨迹图卡,并描述他看到了什么。然后主试又让被试再看一次图片,并询问与其当初反应有关的特定问题。在测试过程中,主试同时观察被试的行为,记录其动作与表情、对某个墨迹图的特殊反应,以及一般的态度。

图为罗夏墨迹测验图样
对被试或患者的反应可以有好几种解释,这取决于他是否看到了动作,看到动物还是人的形象,是生物或无生物体,以及是部分还是整体的图形。有研究者曾试图将罗夏测验的施测程序、记分方式及结果解释等加以标准化,其中一种称为“综合系统”(comprehensive system)的可能较为成功。据说这套系统能够提高该测验的信效度(Exner,1986)。虽然罗夏墨迹测验主要是供临床用的测量工具,但现在也用它来进行人格研究。
(二)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TAT)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默里和摩根(Murray & Morgan,1935)编制的。默里和摩根认为需要有时是外显的,有时是内隐的,主题统觉测验测量的是个人的内隐需要。这套测验共有19张内容暧昧的图片(参见图16-8),另有1张空白卡片。图片的暧昧之处在于它所描绘的事件可以有好几种解释方式。施测时,要求被试去构建一个和图片中的人物有关的故事,描述导致图片中所示情境的原因是什么,人物正感受到怎样的情绪,以及可能有怎样的结局。心理学家在解释这些故事时会考虑下列因素:所涉及的人际关系的性质,人物的动机,以及这些人物所显露出的现实感。

图为主题统觉测验图样
TAT没有客观的评分系统,用于诊断时其信度和效度均偏低。在专为测量人格的特定层面(如成就、亲和力和权力等需要)而设计的评分系统,据说用于实证研究是有效度的。由于在投射测验中被试不知道答案的意义,因而可以排除在自陈量表法可能出现的作假现象。但投射测验的实施程序、记分以及对结果的解释都必须经过特殊的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