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百花盛放,你是否尝试着与花儿交谈呢?花朵又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心灵解码呢?

我们跟花朵的联系很早就开始了。
将近一个世纪前,一个名叫巴哈的英国内科医生尝试把花朵用于精神和情绪治疗。他吸收了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经络学说,认为我们的身心状态能依赖其他更微妙的能量调整到更佳状态。花儿可以在其中担任触媒的角色,影响这种能量流,产生波动,进而打通经络。巴哈自信他对花朵的敏锐觉察,不惜完全放弃了自己本来相当成功的医生职业,埋头探索这一新的领域。
在当时,这完全是一种打破常规医学模式的另类思路,应者寥寥。但到今天,巴哈疗法已经作为自然疗法的一种被广泛接受。在巴哈的基础上,人们已经开发出大量的花疗产品和方法。
实际上,花朵究竟如何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影响人的身心状态,我们至今仍然所知有限。巴哈的工作集中在花朵自身物理质素的应用上。还有一种思路,偏重于花朵色彩的心理效应。来自台湾的心理咨询师陈妙说:“就科学层面而言,光线中的每一种颜色构成,都有其波长及能量特质,可以影响人的各种情绪。”例如蓝色带来祥和,黄色提振精神,红色可以将被动化为行动,绿色让人内心镇定,还可以提高自尊。不同颜色的花大致对应着不同的情绪。
陈妙还把对色彩的理解带进自己的心理治疗当中。“了解到颜色的神奇,我在对有严重情绪困扰的人实施催眠治疗时,通常会让他们冥想金色的阳光洒落全身,借阳光的力量而得到自信。如果催眠中因情绪的抗拒无法清楚看到症结景象,我会请他们放松,去想象蓝色的光照射在掌管思考及记忆的大脑额叶上,增加他们的宁静以面对困扰情境。我曾在佛经上看到冥想金色的光的章节,惊奇之余,我也感到其实颜色的意义一直存在于不同领域。我在自己的团体治疗室布置了许多花朵,花的色彩形成了一个有助于压力疏解的灵性流淌的空间。再配合冥想静心的方法,我能感受到整个团体的精神能量在不断增加。”
在北京,农业大学李树华教授正领导一个研究小组,致力探索花卉、园艺、绿地等如何作用到我们的精神和情绪。在他看来,花朵对人的心理作用有三个层次。首先,花朵等绿色植物本身会产生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比如负氧离子和芳香分子。其次,花朵可以和人的五种感官发生交感。比如在视觉上,有花的色彩、形态、株型等;在嗅觉上,有花的芳香等;在触觉上,有花的质感等。第三,人通过花卉园艺上的手工劳作,释放紧张情绪,参与并融合到自然的生命过程中,进而得到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节选自《心理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