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介绍 :男孩,11岁,恐惧做作业
专家分析 :这是一幅让人揪心的画面:钢筋水泥大厦旁,是一幅同样高度的画轴,画中一个手脚僵直的机器人——尽管它眉眼清秀、身型挺拔,但没有生命迹像。这个悬在半空的机器人,用他的天眼仿佛省视着代表他成长历程的一棵被框起的树,从出生到现在,从根到树枝形成了一个三角,他在向我们倾诉着,那是让他放不下而自己又无可作为的家庭三角关系。
画中的大厦很规整,尖顶、窗、楼基一应俱全,但没有门,显示这个男孩内在很聪明,思维成人化,渴望在精神上被认可,但内心世界极度封闭,潜能未得到发挥。从左边树枝与树干的不联结可以感受到,孩子的情绪被压抑,感受性受阻。僵硬的机器人则反映出孩子内在缺乏动力,有明显的惰性,一切听人摆布,没有主心骨,缺乏自主性。
这是一个渴望有成就的孩子,但他感受不到自己的内心真实的需要,长期被人牵扯地活着,自我缺失,不知道为何而活。了解得知,孩子的父母在他小时离异,他跟着妈妈生活,因为长相漂亮,从小被带到人前展示,大人叫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像一幅画似的成为摆设,任人差遣。
专家建议 :孩子有抑郁状态。父爱的缺失,使孩子内在没有学习模仿的目标,从小到大当“摆设”,这些对他的影响是致命的。调整有一定的难度,家长最重要的工作是: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表达自我,正常宣泄情绪,同时,寻找他内在的生命动力——爱,让他感受到:父亲不管在哪里,都爱他,关心他。总之,家长要为了孩子协调好关系,用爱滋养他的内心,让他的生命之泉源源不断。
本期专家 :刘平超(今天心理研究院心理咨询师)
采写 :萧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