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已进入尾声。陆续听到同学们的就业消息,很欣慰。回顾自己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不免会有“早知道”的感叹。然而时光不倒流,“早知道”除了给心灵些许安慰,别无他用。于是,我们希望获得高人的指点。
对于孩子,父母无疑是他们最亲近的高人。父母经历过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遇到过类似的问题,类似,但不是相同。例如,一个女孩,她遇到的青春期生理问题就可以从她的妈妈那里获得帮助。但是,她遇到的升学问题、就业问题就可能和她父母当年的情况有着天壤之别。











现在的孩子面临更大的压力,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于是,越来越多优秀的家长早早地就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他们明智地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赢在起跑线上的感觉,就仿佛弘菲在主持人竞选中告诉大家:“我在MBC有过主持的经验。”
我喜欢把成长比喻为一次旅行,生命之初,所有人都站在同一个起点。他们获得的最初经验,可能源自他们对最亲近的人的模仿。这时,孩子的差别很小。渐渐地,孩子上了小学,就开始有了所谓的“三好学生”,“十佳少年”,或者所谓的“后进生”、“捣蛋鬼”。孩子被贴上了标签,大部分孩子会顺着这些标签往前走,就仿佛顺着“Y”字型的岔路口,越来越“左”,抑或越来越“右”。

当距离越大的时候,改变路线的难度越大。
孩子的教育在当下,而不要等到出现问题的时候,呼喊“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