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08年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的女生,提到“女生”,是因为毕业前找工作时才发现这个工作是多么地看重“男生”。基于这点,我没能从事我本专业的工作,而是远离家乡,做了快两年的厂主管助理工作,工作内容琐碎而且没有技术含量,但在这里消费低,可以让我慢慢还上大学的助学贷款。但是在近两年中我觉得我进步得很慢,最大的提高就是跟高管交流不会害怕,其它方面跟大学里没什么两样,一直待在这种环境中有种固步自封的恐慌,所以即使主管对我很好,我还是离开了。
来到深圳找工作,也没有太明确的想法,只觉得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是不错的,工作中也会很有条理、很认真,听了一个比较信任的大哥的想法决定找咨询相关的工作,于是就做了现在这份工作:出国留学咨询顾问。这份工作跟我想的有点不一样,除了咨询,它还有销售的性质,过了试用期后,每月要完成定额才可以保证不被扣底薪,超出定额就有奖金,开始我觉得有一定挑战性,可以先试试。毕竟刚摆脱以前那种时间多得不知道怎么用,无聊至极的日子,能有挑战的机会还是跃跃欲试的。留学我之前从未接触过,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我慢慢专业起来。我很认真地填补我知识的空白,我很认真地为客户规划他的留学方案,我很认真地打回访电话,口笨的我也慢慢能说很多以说服客户相信我们的专业度和服务。我真的很认真,那业绩呢,也一直处于不好不坏的水平,但每个月开始又会开始为这个月是否能完成业绩要求而担心。虽然很多时候我也安慰自己,把该做的都做好,客户自然会找我签约的,但慢慢的我发现,真不是这样!有好多客观因素会让我的努力付之东流。
最近,我越来越觉得这个工作不是我想要的长久的工作,我想换工作了,但我并不想茫目地换。我希望换个只要我认真把事情做好就会安心的工作,一个凭借工作经验和技能就可以轻松在同领域的不同公司找到薪水还不错的职位的工作,一个有不断发展空间的工作。家里人让我考公务员,我不愿意,我也不想做财会。但我考虑了很久,我还是不知道怎样的工作才适合我去追求和奋斗,迷茫了很久,纠结了很久,希望今年之内能明确我的发展方向,哪怕从最基础开始。您能给点中肯的建议吗?
来自北京大学管理哲学硕士,企业培训导师和教练王智老师回答: 工作是人安身立命的存在方式之一。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实现内心热情和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而工作在人的不同年龄段扮演的意义绝不相同。有人说,工作分三个层次:谋生、职业、事业。在谋生阶段,人们是用“手”工作,为了是赚更多的钱和满足安全感,常说的口头禅是“我不得不做什么”;在职业阶段,人们是用“脑”工作,为了是展现能力和满足自我价值感,常常说的话是“我应该做什么”;在事业阶段,人们是用“心”工作,追求的社会贡献和真我的意义,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喜欢做什么”。
很显然,处在三层工作状态下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是完全不同的。为谋生而活的人自然很累、很辛苦,疲于奔命;为职业献身的人,内心充满激情,虽辛苦却能不断成长、看到希望;为事业而奋斗的人,同样体能辛苦,而精神饱满,能量壮硕,常怀喜悦之心。
假如以上三层次去套认你的现状,你处于工作的哪一层?是谋生、职业还是事业阶段?
很显然,你处于谋生到职业的转轨过程中。你的迷惘、混乱和焦虑都显示了你渴望寻找到值得你去奋斗和投入的职业或行业。是这样的吗?
有很多刚走出学校门的大学生常有如下的困惑:我到底干什么好呢?哪行适合我的发展呢?干哪行能能稳定而长久的不再东奔西跑呢?这些心声,其实道出了新生代年轻人渴望被社会认同和体现自我价值的追求。实际上,这是心理逐渐成熟的象征,是积极的信号。
追寻内心的声音而活,被誉为是发现真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有效途径。一个健康而成熟的个体,需要平衡内外两方面的需求:内在是你的心理感受和心灵追求;外在是社会认同需求。一份有意义的、自我得到成长的并贡献于世的工作是内外成熟的媒介物。
回到当下,你的困惑是如何求得一份“好工作”。你的“好工作”的标准是:“只要我认真把事情做好就会安心的工作,一个凭借工作经验和技能就可以轻松在同领域的不同公司找到薪水还不错的职位的工作,一个有不断发展空间的工作。”这其中的关键词是“认真”、“安心”、“轻松”、“薪水不错”、“发展空间”,听起来,你比较在乎内心的感受和价值感,也就是感性思维多过理性思维。这个是你评估自我内心需求的第一步,非常的好!
另一个,你需要做下自我能力盘点:发现并分享你的“优势清单”。比如你的心态优势、能力优势、经验优势等等。从上份和现任的工作中自我总结。列出了这些清单,可以做个“梦想拼图”——视觉化的呈现你要的未来是什么?第三步是设计:理想的未来和现实的差距是什么?如何缩小这些差距?哪些行业和职业能满足这些内心渴望?第四步是行动:今年的计划和目标是什么?我需要提高哪些能力以成功适应这个行业(岗位)?以及能力提升的目标和计划。
最后,祝你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