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说,快乐是一种意识,“你想要多快乐,就可以多快乐”。是这样吗?我们不妨换个角度,重新思考,认识一番: 快乐是一种发现。快乐减少,焦虑增加,源于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在行动的“目标”或“结果”上,而忽略了对过程的体验。因此我们不如从容愉快地对待这些平常重复的过程,努力对过程本身产生兴趣,从这些过程的甘苦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快乐是一种积极的定向。在单位你会高兴地发现,上司的嘴脸可比北京猿人美丽得多了;呆在同事中,远比呆在狼窝里安全一万倍。快乐与厌世都起源于心,差别在于自己的持心之道。有个迷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这是什么?你或许会猜是镜子,但是更妙的答案应该是生活。因为拉伯雷曾说过:“生活这面镜子 ,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快乐是一种珍视。缺乏珍视之心,往往使人意识不到幸福,使得我们总觉得幸福有点远的感觉。正如一位哲人曾经说过的那样,幸福就像一个被孩子追遂的球一样,当你追上它时,却又把它踢得更远。 快乐是苦后知甜的体验。人生是先有苦才有乐的,知“苦”常乐,信然! 快乐是一种忘我的投入。看来,工作着的人,是最快乐的人。确切地说应该是,正从事自己喜爱工作的人是最快乐的。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快乐的人,往往是生活中没有自己喜爱的事可做的人。 要学会培养快乐。不懂球的人无法获取看球的快乐,不懂历史的人在浏览古迹时游玩的快乐就要打折扣,不会跳的人在舞场上就无法体验到展现优美姿的快乐,没有文化的人就享受不到读书求知的快乐。。。。。。麦克斯维尔。梅尔兹在《个性的改造—心理控制学》一书中写道:“快乐或随时保持思想愉快的观念,能够在漫不经心的练习中系统地培养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