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省情商工作委员会联合《厦门晚报》、厦门十几所小学等单位,推出的周五家长公益课程——国际经典情商教育课程讲座已开办第三期了。
此次课程开设了以“问题所有权与我的讯息——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办?”为主题的讲座,获得了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承接第二期的课程,当我们用心、用耳、用眼去积极倾听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情绪的时候,我们迈出了理解孩子的第一步。但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如何应对孩子千变万化的行为、语言和情绪,如何更有效的与孩子沟通和交流,让孩子喜欢和我们说话,则是今天课程讨论和交流的重点。我们将如何与孩子交流的方式命名为“我的讯息”,主要包括四部曲:
首先,以反映式倾听的方法为基础,用心感受和接纳孩子的情绪。
其次,陈述孩子的行为事实,不带有任何评价性的态度,用中性的语言和孩子沟通。例如:孩子晚回家,我们可以这样说:“孩子,今天回家有点晚了。”
第三,将孩子行为给我们家长带来的困扰、心情告诉孩子,让孩子了解我们的感受和情绪。例如:孩子晚回家,我们可以说:“孩子,今天回家晚了,妈妈很担心,很着急。”话语中将我们担心、难过的情绪告诉孩子,从而感受和明白我们对他们的爱和关心,爱是大声说出来,要让孩子知道的。
最后,说出我们家长产生这样感受和情绪的原因,让孩子理解和接受。例如:孩子晚回家,我们可以说:“妈妈很担心、很着急,是因为外面的社会还不太安全,容易遇到危险。如果你遇到危险,妈妈该怎么办呢?”
当我们在遇到问题时,或者和孩子产生冲突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去认真体会孩子的心,将上述的四部曲真正加以实施,我们相信家长会收到与以往不同的效果,我们与孩子的距离也将越来越近。他们不在感受到与我们家长的无法沟通,而是愿意和我们交流,愿意和我们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
孩子的教育是一条伴随你我成长的艰难旅途,即使我们有过失落、即使我们在某个瞬间失去信心,但是我们仍然要乐观的、积极的看待我们的孩子,用足够的时间,用足够的爱去等待。相信我们的教育之路会走的更坚定,更自信。
加油,我们的家长!加油,我们的小伙伴!
|